现在年轻人装修总在找“高级感”,但要么装成“假极简”——堆一堆网红摆件反而显乱,要么怕“太素”像样板间没温度,直到看见无锡这套160㎡的房子,才懂什么叫“空得有灵魂”。
先说最戳人的玄关改造!
老户型没玄关真的是痛点,一开门就是长过道,走进去像进了走廊。
人家没砸墙没动结构,就做了个带长虹玻璃和洞洞板的隔断柜——底下是换鞋凳,中间放鞋,上面长虹玻璃透点光不压抑,洞洞板挂钥匙、雨伞刚好。
这哪是“做玄关”?是把长过道“掰”成了有缓冲的过渡区,比那种硬砌一堵玄关墙聪明十倍!
再看客厅,真的“干净到骨子里”:地面用微水泥,比瓷砖暖,比地板耐造,关键墙角没踢脚线——墙和地像“粘”在一起,没有多余的线条;顶面没主灯,就用筒灯和射灯打光,连阴影都柔柔和和的。电视背景墙是转角储物柜,无拉手门一关上,连个缝都没有,比那种摆一堆装饰画的背景墙高级十倍——不是没储物,是所有东西都“藏”得刚好,比如遥控器、零食、孩子的玩具,全塞进柜子里,表面连个印子都没有。
阳台打通装梦幻帘太绝了!
阳光透进来的时候,帘布飘起来像给空间加了层滤镜,想偷懒的时候把毛毛虫沙发和茶几移到阳台,直接变成“放空角”——谁不想周末窝这儿晒着太阳刷剧啊?还有书房的半墙玻璃隔断,既能和客厅互动(比如煮咖啡时喊一声“要不要喝?”),拉上百叶帘又能安静工作,比那种全封闭书房有人情味多了——毕竟生活不是“关起门来”,是“想靠近的时候能靠近,想独处的时候能独处”。
餐厅的“神来之笔”是北阳台的全景落地窗!本来北阳台光线暗,换成落地玻璃后,吃饭的时候能看外面的树影,比那种装推拉门的餐厅通透一百倍。中岛加餐桌的组合也实用:炒完菜直接端到中岛,煮咖啡做烘焙也不用跑厨房,比开放式厨房更“有边界感”——不会让油烟飘得满屋子都是,又能保持空间连贯通透。有人肯定问“白色显脏怎么办?”屋主说“找保洁”——现在年轻人装修不就是这样?先满足自己的喜欢,麻烦的事以后再说,总比装成长辈喜欢的“红木沙发+水晶灯”强!
其实好多人怕“极简”装成样板间,是因为没搞懂“空”的意义:不是没东西,是所有东西都“为生活服务”。比如没有茶几,但能灵活移动;没有多余的装饰,但阳光、风、树影都是装饰;没有复杂的造型,但每一寸空间都“刚好能用”。
长辈一开始不理解“太素”,装完后却说“看着舒服”——因为这种高级感,不是“冷”,是“静”:没有多余的视觉干扰,连呼吸都变轻了。有人肯定问“这样的房子住久了会不会腻?”才不会!比如想加装饰的时候,挂幅画、摆盆绿植,马上有新感觉;想改变布局的时候,移个沙发、换个窗帘,空间又变了样——真正的极简,是“空得能装下所有生活的可能性”。
你们装修的时候有没有和长辈吵架?
比如想做极简被说“像宾馆”?或者怕“太素”不敢尝试?其实真正的高级感,从来不是买贵的东西,是把“适合自己的生活”装进空间里——就像这套房子,“空”的是多余的杂物,“满”的是对生活的用心。
你说,这样的房子,谁能不爱?
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